时隔三十余年,日本土地市场再次迎来一轮前所未有的热潮。9月16日,日本国土交通省公布2024年基准地价,数据显示全国平均地价同比上升1.5%,实现连续四年正增长。更引人关注的是,这一涨幅自1991年泡沫经济时代之后再度出现,仿佛某种历史信号正在回响。
基准地价是日本政府每年对约2万处地点进行统计后公布的权威土地价格,被视为反映市场冷暖的关键指标。结果公布后,不少日本民众惊呼:难道那个狂热的地价时代又回来了?
从地域看,东京、大阪、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成为拉动整体地价上涨的主力。其中东京圈地价攀升5.3%,大阪圈上涨3.4%,名古屋圈也实现2.1%的增幅。更令人意外的是,长期以来地价低迷的地方圈整体也上涨0.4%,显示出此次回升具有全国性基础。
北海道的千岁地区表现尤为突出,这主要得益于半导体企业Rapidus在此兴建大型工厂,被视作日本重回科技强国的重要布局。随着企业聚集和资金持续流入,这一带迅速成为投资热土。
进一步从数据看,全国近一半调查地点地价上升,比例达到49.3%。东京圈更是近乎全线上涨,89.2%的区域地价高于去年。按用途划分,商业用地涨幅为2.8%,住宅用地为1.0%,不论投资还是自住需求,都能感受到市场升温的气息。
备受关注的”地王”依旧位于东京银座—-明治屋银座大楼所在地,每平方米地价高达4690万日元(约合人民币220万元),同比上涨11.4%,连续二十年位居全国第一。有网友无奈感叹:”在银座站一平方米,比在地方城市买一栋房还贵。”
《日本经济新闻》分析认为,海外资本大举流入是推动日本地价,尤其是东京地价上涨的重要因素。在日元贬值、利率处于低位的环境下,日本房地产成为国际资金眼中的避险资产。同时,日本国内经济逐步复苏,旅游和商业活动回暖,也从基本面上支撑了地价。
但一片看涨声中,不少人也心生警惕。经历过泡沫经济时期的老一辈日本人尚未忘记,”地价永远涨”的神话最终以崩溃收场。尽管目前1.5%的涨幅远未达到1991年3.4%的疯狂水平,但市场已隐约浮现过热迹象。
更现实的问题是,地价上涨推高了居住成本。东京、大阪等大城市的年轻人原本就面临购房压力,如今地价攀升令房价、房租随之水涨船高。社交媒体上涌现大量抱怨:”工资一动不动,房价却飞涨”“东京快要住不起了,只能考虑搬去乡下”。
尽管如此,日本土地市场在全球经济波动中逆势走强,的确传递出国际资本重新布局日本的信号。是新一轮增长的起点,还是泡沫的重演?目前尚未有定论。可以确定的是,土地所带来的期待与焦虑,又一次交织在日本社会的现实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