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政府近期一项涉及外国旅客的税费调整方案,在海外引起了不小的波澜。根据提案,计划从2026财年起,大幅提高外国人赴日短期签证的费用,同时上调已实施数年的”国际观光旅客税”(即俗称的”出国税”)。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,是日本政府为填补日益扩大的财政缺口,并为”高中无偿化”等国内政策寻找新财源的迫切需求。

据《朝日新闻》等媒体报道,日本现行的3000日元短期签证费,已经维持了半个世纪之久。与欧美主要国家动辄1万至3万日元的签证费相比,显得格格不入,因此被视为调整的”重点目标”。与此同时,2019年才开征的1000日元”出国税”也可能被提升至3000日元左右。这笔税款向所有从日本离境的旅客(包括日本本国公民)征收,最初旨在改善机场设施与旅游宣传,如今其用途正被考虑拓宽至更广泛的财政领域。有分析指出,这两项新增的收入,很可能被划拨一部分,用于支持日本高中教育的免费化进程,从而减轻本国国民的教育负担。

在当前日本国内物价持续上涨、民众对增税政策极为敏感的背景下,将增税目标指向境外旅客,所面临的社会阻力显然要小得多。这使得外国游客群体,无形中成为日本政府解决财政难题的一个”理想选项”。然而,旅游业界对此普遍持谨慎甚至悲观的态度。百货业、酒店业等高度依赖外国消费的行业担忧,成本的叠加上涨将会直接冲击游客的赴日意愿。一位百货店负责人坦言,访日游客是疫后消费复苏的绝对主力,任何可能导致其数量减少的因素都令人高度警惕。

数据也支撑了这一担忧。截至2024年,访日游客人数已恢复至疫情前的97%,消费总额更是创下历史新高。这其中,来自东南亚、中东等新兴市场的游客贡献显著,而他们对旅行成本的变化更为敏感。签证费与出国税的”双重提价”,很可能首先劝退这部分增长潜力巨大的客源。

事实上,这已不是日本政府首次将目光投向外国旅客的腰包。从部分城市征收的”住宿税”,到之前的”出国税”,再到如今的”签证费上调”,一套针对外国人的”隐形税负”体系正在逐渐成形。这深刻反映了日本在沉重的财政赤字、少子化与老龄化压力下,开辟财源的现实困境。

从长远看,日本旅游业的竞争力核心在于其独特的文化魅力、优质的服务与良好的旅行体验。如果各项税费持续叠加,使得”旅游成本”的印象被不断抬高,可能会逐渐削弱其市场吸引力。对于日本政府而言,真正的挑战或许不在于如何从每位游客身上多收取几千日元,而在于如何营造一个让他们觉得物超所值、并愿意一再重返的环境。在增加收入与维持吸引力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,将是决定这项政策最终成败的关键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