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来,日本在经历大米价格冲破历史纪录后,再次陷入”鸡蛋危机”的困扰。由于饲料价格攀升、夏季炎热导致产量下降,加上禽流感比往年更早出现,鸡蛋价格一路高涨,批发价已达到每公斤343日元,刷新了过去30年的记录。10月22日,北海道报告了本季首例高致病性禽流感,比2022年提前约一周。随着担忧成为现实,蛋价迅速上扬。根据”JA全农鸡蛋”发布的数据,10月27日东京地区中号鸡蛋批发价每公斤为325日元,比去年同一时期高出八成以上,几乎逼近2023年”鸡蛋荒”时创下的每公斤350日元的高点。有日本媒体感叹,鸡蛋正从日常食品转变为”高档货”。

面对不断上涨的蛋价,日本7-11便利店尝试在三明治中用蔬菜替代鸡蛋原料。一些专营蛋包饭的店主坦言,今年是开业十余年来最困难的一年。为应对成本压力,店内已将蛋包饭价格调高15%,但随之而来的是顾客流失的风险。据统计,已有接近三成的大型餐饮企业暂停供应使用鸡蛋的菜品。蛋糕店、快餐店等行业同样受到冲击,一些商家试图以替代食材控制成本,例如部分甜点店开始使用植物蛋,即便如此,成本仍上涨超过20%。

日本网友纷纷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不满:”最近吃个蛋包饭都像遇到’刺客’,太离谱了”“便利店关东煮里的鸡蛋从整颗变成半颗,价格却涨了两成,这到底是缩水还是欺诈?”。一些家庭主妇也分享了自己的应对方法,比如用豆腐碎模仿炒蛋质地,或用酸奶稀释蛋黄酱以节省用量,这类分享获得数万转发。还有人制作”家庭鸡蛋分配表”,规定孩子早餐用半颗蛋,丈夫午餐只用四分之一。有网民甚至将鸡蛋短缺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早前提出的”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”联系起来,讽刺道:”我们交的税,难道是为了给特朗普买高尔夫球杆?”

不仅是鸡蛋,其他家禽和相关饲料,例如玉米和豆粕,价格也普遍走高。为了缓解供应紧张,日本的蛋鸡养殖设备需求大增,来自中国的孵化器订单急剧增加,出口量增长300%,但由于补栏到产蛋需要半年时间,短期内难以解决眼前的鸡蛋短缺。

与此同时,”米荒”与”蛋荒”交织,折射出日本通胀的结构性困境。2025年4月,日本5公斤包装的大米平均价格涨至4233日元,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。蔬菜水果也因夏季持续高温价格上扬,番茄、南瓜等涨幅超过20%。随着冬季临近,禽流感传播风险进一步上升。尽管日本政府正加紧协调饲料供应并强化防疫,但短期内鸡蛋价格回落的可能性很小。有经济学者警告,如果通胀率持续高于2%,可能引发新一轮社会波动。这场从餐桌开始、逐渐蔓延至政治层面的危机,正考验着日本新政府的应对能力。
 

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